“中华文明的传统追寻与现代赓续”学术研讨会在我院顺利举办

作者: 时间:2025-03-25 点击数:





3月21日至23日,“中华文明的传统追寻与现代赓续”学术研讨会在浙江金华成功召开。本次学术会议是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探索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之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天津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云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学术月刊》编辑部、《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社会科学》编辑部等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六十余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这一宏大学术课题。



研讨会开幕式由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党委副书记杨喆俊主持。杨喆俊代表学院向与会专家学者致以诚挚欢迎,并感谢各位学界同仁对学院学术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杨喆俊指出,学院以“固根基、创特色、争一流”为目标,以“双学双融”为纽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体系,重在培育兼具专业素养和文化底蕴的新时代人才,并希冀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持续丰富金华文化的历史厚度。



学院副院长邱风向各位专家学者简要介绍学院扎根八婺大地办学的历程及实践。邱风指出,金华学派以“兼容并蓄”的学术品格,开创了“道器合一”、“经史互参”的治学范式。学院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不断探索推广婺文化影响力的新路径。



金华市社科联副主席胡强回顾了近年来学院与市社科联学术互联的工作内容,并肯定了本次学术研讨会召开的重要意义。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彭国翔作为专家代表发言。彭国翔对会议主办方致以谢意和敬意,并呼吁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以专业的学识为金华文脉的建构及中华文明的诠释积蓄力量。

研讨会主旨报告和分组讨论阶段,专家教授、青年学者围绕儒家的伦理叙事、明代理学知识谱系的根源及影响、晚明儒者的动物伦理思想与实践等不同主题,以及吕祖谦、朱熹、陆九渊、王阳明、湛若水、牟宗三、唐君毅、陈荣捷等人物思想展开了精微的论述,更有专家学者对各场发言进行了精到的点评。研讨会以“传统追寻”叩问五千年中华文明,以“现代赓续”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命题,对话交流,激荡思想,奉献了一场精彩深邃的学术盛宴。

在闭幕式阶段,彭国翔教授代表与会专家学者总结发言,马克思主义学院有关负责人关春华致闭幕词。

彭国翔指出,各位参会学者的汇报主题研究跨度长、选题视角多,立论兼具宏观与微观视野,既探寻历史、挖掘遗产,又观照当下、面向未来。一方面体现出与会学者的研究广度和深度,一方面也体现出会议主办方聚合各方资源的力度和强度。他认为,会议主办方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细致安排研讨会的各项议程,并充分给予思想交流的空间,足见对中华文化精神的高度重视。



关春华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的主要阵地,本次学术会议正是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探索。作为会议承办方,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在全方位参与过程中,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两个结合”的现实力量。


会议主办方聚焦会议主题,经过严格比对、筛选,近三十篇高质量的参会论文被收入会议论文集。本次学术会议由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承办。


审核:朱国华、关春华、陈伟良


版权所有: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科学部)   地址:金华市环城南路99号  邮编:321013

备案号:浙ICP备1203139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70302100009号

undefined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