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下午,学院领导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思政课程建设情况、党建品牌创建情况、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等,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成员参会。
朱国华汇报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复兴先锋”党建品牌创建进展,指出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按时召开主题党日活动,经常性组织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及时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将党建与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关春华汇报了“乡间思政课”、“一课一品”、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等工作进展,指出近期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在谋划各类思政品牌的迭代升级,并着力构建以“乡间思政课”为核心的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联盟,后续各项工作方案会及时报学院党委。
党委副书记何志强指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对全面提升高校党建工作水平、推动高校党建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使命。高校要通过加快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切实形成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并进一步带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新局面。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在“复兴先锋”党建品牌创建方面有一些探索,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
党委书记王建新指出,按照当前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发展形势,高校党建要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赋能。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党建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确保高校始终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和培养时代新人的坚强阵地。
王建新指出,加强大思政课建设,阵地在课堂,指挥部则是高校党委。高校党委不仅是高校管党治党的责任主体,也应当是大思政课建设的责任主体。高校党委应站在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培育时代新人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意义,将大思政课建设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总体发展规划,形成职责明确、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大思政课建设格局。
王建新指出,大思政课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加强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明确改革任务和路径举措,也要发挥改革试点的示范作用和推广路径,分步骤分阶段地有序推进。既要发挥院系领导班子的示范作用,也要发挥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
审核:朱国华、关春华、王瑞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