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时讲堂”第26讲:财富与德性——亚当·斯密经济哲学思想探究

作者: 时间:2019-10-21 点击数:

10月18日下午,我院公共基础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部在教学楼7-215教室组织开展了匡时讲堂第二十六讲。此次讲座,我们邀请到了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康翟老师,康老师带来的讲座题目是财富与德性——亚当斯密经济哲学思想探究。2019级电子商务专业和经济学专业的同学听取了此次讲座,讲座由王瑞贺老师主持。

在讲座中,康翟老师首先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亚当斯密的个人轶事和他两部重要著作,即《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的主要内容、重要意义。康老师认为《国富论》揭示了市场的原理,对中世纪的资本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与此同时当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物质极大丰富时,又产生了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冲突,市场优化配置了资源但也带来了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这时《道德情操论》提出了“幸福的生活建立在美德之上”给当时人们的精神做出了指导。随后,康老师深入浅出地着重分析了亚当斯密写作以上两部著作的历史背景,康老师指出正是由于行商、城市化、新教思想、民族国家等变革力量的出现以及经济生活的分离、社会阶层的转型、生产要素的形成、财富观念的转变和市场社会机制的产生共同构成了《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两部著作撰写的历史背景。

在讲座尾声,康老师与同学们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此次讲座使同学们对经济学类经典原著产生了浓厚兴趣,对经济活动中的利己性与利他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同学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附:康翟,1989年出生,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研究方向:经济哲学、《资本论》及其手稿。学术成果:在《学术月刊》、《哲学动态》等权威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及《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版权所有: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科学部)   地址:金华市环城南路99号  邮编:321013

备案号:浙ICP备1203139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70302100009号

undefined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