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思政课”大中小思政一体化自2018年开始建设以来,已经成为学校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改革的标志性活动。在百度百科等知名词条中,具有独立专属使用标识,相关活动被光明日报、中国网、浙江日报、浙江在线等媒体报刊报道,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一、主要做法
学校每年组织师生约2000人赴浙中地区9个县市区70余个乡镇街道、村居开展“乡间思政课”,不断拓展和延伸县市、乡镇、村居三级实践基地体系,每年邀请中小学生共同参与其中,逐渐形成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格局。
1.同上一堂乡间思政课。每年结合时政热点,精选思政教师,精做课件资源,以8分钟至15分钟的微课程为主,聚焦一个问题,回答一个做法,总结一个经验,充分展示近年来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成就。
2.走访形成一个案例。学生联合组队走访农户、个体户、居民等,结合田野调研记录,每个小组最终形成一个案例或者调研报告,并结合实践活动撰写学习体会,进一步增强国情认知能力、家国使命情怀。
3.开展农户问卷调查。每年选定一个调研主题,例如农村金融、农业基础设施、乡风文明等,邀请专家团队设计问卷,学生组队入村入户发放问卷并录入问卷系统,为后续研究报告出版和学术研究奠定基础。2018年以来,每年公开出版一部研究报告。
4.参观一个乡村振兴点。结合党建和思政教育实践基地的实际情况,每年选定一个红色景点、农业示范园区、古建筑群、故居古居、文化礼堂等作为乡间思政课实践环节,组织师生共同参观考察,进一步增进师生对基层社会基本生产生活的了解和感受。
“乡间思政课”的内涵逐渐丰富,从最初的1.0版逐渐升级到3.0版,并在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进程中持续创新,做到与时俱进的迭代,结合实际地升级。“乡间思政课”1.0版主要将思政课带到田间地头,实现了教学场景的转换,分享浙江省乡村振兴的经典案例和发展成果。“乡间思政课”2.0版主要将大中小学生带到乡间田间,实现了教学对象的贯通,分享不同学段对共同富裕的切身感受和真实故事。“乡间思政课”3.0版主要将教师宣讲团、学生宣讲团、乡贤宣讲团等送到乡村礼堂,大中小学生、村民居民、志愿者、基层工作者同上一堂课,实现了教学生态的重构,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普法、共富、乡风、安全历史变迁和伟大成就。当前,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正在尝试迭代“乡间思政课”4.0版,主要将智能技术的短微视频、喜闻乐见的乡村特写、我的家乡的真实故事等集成为大思政课,进一步实现思政育人平台的翻转,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新平台开展大中小思政教育。
二、建设内容
“乡间思政课”是以课程建设为牵引,涵盖劳动教育、问卷调查、国情掌握、参观考察、案例分析、理论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主体多元,参与受众多样,因而内容供给就成为重中之重。为了不断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建设内容一方面推动聚焦主线的迭代升级,一方面关注展示内容形式的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乡间思政课”迭代升级。按照教学场景和教学内容的供给,联合多元主体共同推动“乡间思政课”从1.0向4.0迭代升级。每一次内容升级,都是联合开发的结果,要重新组织内容,按照教育教学场景的需求,筹备课件内容、案例和故事,进一步刺激受课对象的体验感。
2.开展大中小思政教育资源共享。充分挖掘场馆育人、基地育人的实际效果,将县市、乡镇、村居三级实践基地体系范围内的红色教育基地、历史育人场馆、特色育人场地等综合纳入“乡间思政课”整体设计之中,设计参观考察、劳动实践等具体环节,进一步提升思想教育的参与感。
3.结合时代发展的基层国情教育。围绕村居公示栏、村史村貌等真实数据和居民口述史,辅以问卷调查、入户走访等形式,组织大中小学生实际体验和感受乡村中国的发展变化,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理解中国基层社会实际状况,进一步增强大中小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4.聚焦地方实践的教学内容改革。关注国家政策方针尤其是涉及三农问题的相关政策,以及浙江省在乡村振兴中的顶层设计,寻找不同领域的乡村改革案例,作为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一方面,突出问题导向,围绕浙江乡村发展中的显示问题以及破解思路,展现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效。另一方面,突出创新导向,围绕历史维度的前后对比,引导受众对象理解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激励思维创新的自由探索。
“乡间思政课”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地方实践的产物。它的内容,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讲述着基层社会问题的发展故事,展现的是发展改革的成就,输出的是认知思维的创新。“乡间思政课”的责任使命,已经从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向乡村居民、基层干部等拓展,让大家在工作学习中思索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升思维创新,在方案设计中增强使命。
三、覆盖范围
从覆盖对象上看,“乡间思政课”最初是针对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的,以县市、乡镇、村居三级实践基地体系范围内的合作中小学生以及本校大学生为主。逐渐在实践中增加面向村居实践点的“乡间思政课”,后再附加面向基层干部、居民村民的基层宣讲内容;进而增加面向商户、个体户的基层治理宣传。整体上看,受众对象日渐多元。
从地理范围上看,“乡间思政课”最初以县市、乡镇、村居三级实践基地体系为核心,即以1个省级实践基地为中心,辐射10个县市区,精选100个乡镇街道为实践基地,走遍1000个村居。自2018年首次开展实践以来,每年都在扩大辐射范围和增加走访村庄数量,经过多年的努力,基本上实现了预定目标。后续实践设计仍以上述三级实践体系为基础,延伸到浙江省各市,最终目标是覆盖全省各乡镇街道。
四、工作机制
“乡间思政课”参与主体包括高校、中小学、县市区政府、乡镇街道、农村社区等,依托县市、乡镇、村居三级实践基地体系,建立了常态化联系制度。除了每年一次大型社会实践项目之外,还有日常基地维护、互动活动和联系交流。
1.协同备课机制。授课主体最初是思政教师,协同备课机制以教研室教研活动和学术沙龙为主;后续拓展到教师宣讲团、学生宣讲团、乡贤宣讲团,协同备课机制就变得相对困难,主要是以分组磨课、集中展示、最终定稿三个环节为主,尤其是聚焦每年一度的大型社会实践之时。平时,宣讲成员有日常联系渠道,相互交流短微课设计,保障政策把握精准、案例选择恰当、故事宣讲动听、激发思维创新。
2.常态共建机制。“乡间思政课”主要以两种形式体现,一种形式是每年一度的集中实践,全部参与人数在1.5万人至2万人左右。另一种形式是常态化互动交流,各院系对接一个实践基地,不定期组织宣讲队员赴实践基地开展共建活动,维持常态共建机制。
3.资源共享机制。“乡间思政课”已从最初的授课供给,向多要素思政教育转向,尽量发挥党建和思政教育实践基地的一切育人要素,整合成协同育人体系,不断结合实际增设活动项目,与基地内的红色教育基地、历史育人场馆、特色育人场地合作开发新活动参与,进而不断延伸资源共享机制。
4.团队研究机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重点在活动设计,但关键在思维引领,听一听、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引导作用,难点还在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乡间思政课”设计了团队研究机制,整体上围绕年度问卷调查公开出版一部研究报告,并连续发行多年;分组上要求学生围绕社会实践、乡间思政课程、所见所闻等完成一份调研报告,写上心得体会。
五、主要成效
经过多年的发展,“乡间思政课”已经成为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品牌项目,在教学育人、实践育人、研究育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光明日报、中国网、浙江日报等报刊媒体给予了公开报道,系统总结了“乡间思政课”的改革成效。
1.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学生体验感更加新鲜。“乡间思政课”从最初的田间地头思政课逐渐迭代升级,在不同的场景听课逐渐变为听不同的课、听不同人的课、讲述我们的课,后续还将实现短微视频课,进一步增加师生互动。目前,“乡间思政课”也已经从课外转回到校园,深刻改变了校内思政课授课方式,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增加了课堂翻转、学生设计、分组研讨,学生体验感更加新鲜。
2.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学生参与感更加强烈。“乡间思政课”从最初的被动听课走进乡村,逐渐有了自主寻访、红色体验、案例探寻等,活动形式逐渐丰富,学生选择性也更加自主,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进一步释放了学生的自由度,让学生有了更加强烈的参与感。
3.实践活动更加多样,学生探索力更加自主。“乡间思政课”最初的方向是思政课程改革创新,主体是教师,对学生探索力的关注较少。随着问卷调查、入户走访、红色参观等实践活动的逐渐融入,学生的探索力逐渐得到释放,辅以既有经验指导和调研任务分解,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设计学习路线,探索的欲望进一步被激发出来。
4.实践成果更加成熟,学生思维力更加深刻。“乡间思政课”最初的设计是传到耳朵里,后面是刻在脚板上、印在眼睛上,最后形成相对成熟的实践机制以写在纸张上、装进心灵里为目标。学生不仅要听一听、看一看、走一走,还要将所见、所思、所悟转化成实践成果。学校每年汇编学生优秀实践成果汇编,自2024年开始精选部分研究成果公开出版,进而实现每年出版2部(一部整体研究报告、一部学生研究成果)的目标。
六、工作特色
“乡间思政课”是由高校牵头创立,逐渐吸纳县市政府、乡镇街道、农村社区、社会乡贤等参与进来,逐渐形成机制化、体制化的活动规范。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突出地方特色、融合特色和案例特色。
1.突出地方特色。“乡间思政课”聚焦浙江省乡村振兴发展,提出浙江省的乡村发展问题、寻找浙江省的乡村振兴案例、走访浙江省内乡村基层。一方面,向大众小学生宣讲乡村振兴政策制度,介绍浙江省不同地域地区地方的乡村发展现状,讲述乡村振兴中的浙江案例。另一方面,引导大中小学生聚焦浙江现实,思考对策方案,结合浙江实际进行思维发散。
2.突出融合特色。“乡间思政课”以课为始,但是始终秉承融合思维。一方面,在实践内容上不断将问卷调查、红色教育、农机推广项目等纳入乡间思政课”整体规划之中,增强地方融合强度。另一方面,在受众群体上从大中小学生逐渐拓展到当地群众、基层干部等,开发出受众面更加广泛的内容供给。
3.突出案例特色。“乡间思政课”关注生动的基层实践,选取案例以浙江省公开发布的案例为主,既从案例中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也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发散思维,最终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完成总结。
七、育人特色
“乡间思政课”的初心是立德树人,但是随着实践发展,辐射面和覆盖面逐渐扩展,进一步增强了项目育人实效,也凸显了“乡间思政课”的育人特色。
1.协同育人更有效。相对于最初的田间地头思政课讲述,协同育人的效果明显提升,尤其是乡贤群体的加入,融合了更具有地方和基层泥土味道的现场教育;学生宣讲团的加入,融合了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的解读;地方特色场所的加入,融合了具有地方显著标识的特殊印记。
2.场馆育人更形象。“乡间思政课”不断开发和拓展教学场景,从田间地头到红色基地,从农业示范园区到古村落建筑群,从村居公开栏到小桥流水人家,场馆育人的历史纵深感让大中小学生更有形象的体验。
3.实践育人更丰富。“乡间思政课”的课,辅以问卷调查、入户走访等,让项目活动更加丰富,不仅仅局限于耳听眼观,还要动手动脑,与基层居民交流,了解基层生活生产的细节。
八、经验启示
1.加强组织领导,打造“大格局”。“乡间思政课”品牌活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多主体参与、多组织协同、多对象支持、多项目支撑的思政育人大格局,进一步将高校思政育人格局与社会育人格局进行融通。
2.推进机制建设,筑牢“强阵地”。品牌活动的生命力关键在于长效机制,在于建立以阵地建设为中心的常态化协作机制和项目化协同机制,充分发挥各自资源平台阵地优势,激发阵地的生机活力。
3.优选宣讲队伍,锻造“先锋队”。人是关键,“乡间思政课”的关键就是宣讲队伍。“乡间思政课”优选思政教师队伍、学生宣讲团队伍、乡贤队伍以及基层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等,从基层中选取案例、选取素材、选取生活工作经历,让先锋队讲先锋故事。
九、案例分析
“乡间思政课”品牌活动的运行机制以常态共建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协同备课机制、团队研究机制为主,串联起“乡间思政课”的主要内容。各个机制对应的其所覆盖的人、财、物、地等资源,品牌活动就是调动这些资源为立德树人服务的过程,可以简单用下图展示:
从大中小学生的参与视角分析,参加乡间思政课是第一个任务,主要是听,辅以部分互动环节,听取浙江案例和浙江经验。然后是走,参观年度协作基地,或者是农业示范项目园区,或者工厂园区,或者乡村集市等。再次是看,主要是当年选取的红色教育基地,或者是古村落村居。第四是问,学生携带调查问卷,入户走访,收集数据。第五是写,根据收集数据资料(班级数据)结合所见所闻,撰写研究报告和个人心得体会。
从实践成果的角度分析,多数资料都可以固定资料的形式储存下来,其实还有更关键的要素以美好记忆、思维创新等形式留在大中小学生的大脑深处,成为美好的集体回忆。(1)集体备课课件;宣讲课件;宣传传单;(2)活动方案及任务分工表;(3)新闻报道集(含新闻媒体);(4)原始问卷及数据;(5)研究报告、学生研究报告及心得体会;(6)各类奖状、荣誉证书(学生领取自存);(7)各类照片(师生自存)。
十、案例的推广应用
“乡间思政课”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特点,关键在于结合地方特色,调动学校、地方政府、基层单位、特色场馆、乡贤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协同共建大思政教育格局。
近年来,“乡间思政课”被光明日报、浙江日报等各类报纸媒体宣传报道数百次。围绕“乡间思政课”品牌活动的课题项目有十余项,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得国家平台学术会议、省级学会、省级课程备课会等奖励多项,在多个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学术会议或思想政治教育学术会议上获奖并作主题汇报,分享交流“乡间思政课”的做法和经验。
“乡间思政课”逐渐从学校走到地市,走出浙江,在百度百科中已经得到认定,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传播力的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品牌。
十一、示范引领价值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时代新人,这是坚守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主责主业。“乡间思政课”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将目光聚集在脚下的大地上,深挖地方特色,精选地方案例,讲好地方故事,走遍改革热土,以改革创新的生动事实教育人,以破题重生的基层实践激励人,以历史深厚的镜鉴感化人,以亲身参与的真情实感温暖人。
“乡间思政课”讲的是地方故事,见证的是历史事实,将宏大的国家叙事转化为脚步的行程,将区域发展叙事转化为亲手的记录,将教材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见闻。
“乡间思政课”,场景在乡间,记忆在心间。
审核:朱国华 关春华 陈伟良 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