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宛荫主持党史学习《回望金华党史 坚守初心使命》
为了深入贯彻党中央对党史学习的要求,提升教师群体学习党史的热情,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4月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公共基础部党支部书记李宛荫博士,为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外语系与公共基础部党总支下属的各位教师,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回望金华党史 坚守初心使命》的党史学习“微党课”。
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李宛荫老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从“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四个方面阐述了“学史”对于个人精神气质的塑造以及对整个民族文化素养的提高,皆具有重要作用。而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李宛荫老师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风雨的历史,贯穿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各个历史时期,在这个意义上,“党史”也就是近现代中国发展的历史。对于党史的学习,不仅是响应党中央号召的体现,而且是每个党员同志自我的要求,更是提升整个社会、民族、国家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关键环节。
(图为李宛荫老师主讲现场)
会议主讲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首先,李宛荫老师引述习近平总书记对共产党“三大历史贡献”、“三个伟大飞跃”的论述:第一个贡献,在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 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 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 民主的伟大飞跃。第二个贡献,在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 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第三个贡献,在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 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其次,李宛荫老师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分期的三种较为主流的看法:其一,“四分期说”:(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二)改天换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三)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时期推进富国大业;(四)惊天动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并 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强国大业。其二,“五分期说”:(一)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二)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革命;(三)社会主义初步探索;(四)改革开放新时期;(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其三,“八分期说”:(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三)抗日战争时期;(四)解放战争时期;(五)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六)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七)“文化大革命”;(八)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李宛荫老师认为,无论是哪种分期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与内在合理性,也都能有助于我们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去了解党史的全体样貌。
最后,李宛荫老师以金华地区的革命先辈为例,向在座的各位介绍了本地三位具有代表性的共产党员,分别是“在敌人鼻尖下战斗”的老党员陈英、我国第一个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人陈望道、以及金华著名共产党员施复亮。金华的共产运动,是属于全过共产主义运动之一环,同时金华地区的无数革命先辈,也为全国的共产主义运动贡献了不容忽视的力量。他们的牺牲以及奋斗精神,指引着现今无数青年共产党员前进的方向。李宛荫老师呼吁,学习党史,并不单纯地意味着要将自己的目光限定于书本或者知识之中,更重要的是,要在生活中不断挖掘党史的资源,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事件等等。同时,党史的学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持久不断的积累与沉淀。李宛荫老师建议可以采用“以上率下学”、“原原本本学”、“理论联系实践学”、“创新方式方法学”的方法来进行党史的学习。而所有的这些,在丰富地方党史资料的同时,也能为全过的党史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在李宛荫老师的领读下,总支全体教师对党史学习的初衷与方法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大家纷纷表示这次学习活动对每个人而言都受益匪浅。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关春华副教授表示,在建党百年之际,发挥思政教师的作用,在教师群体中广泛开展党史的教育与学习工作,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本年度的工作重点,李宛荫老师此次主讲的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史学习开展的代表,树立了良好的范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学院更好地开展系列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