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改革方案
根据《教研室主任管理办法》(上财浙院教字〔2021〕75号)相关规定,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实际,拟对教研室进行改革,具体如下:
一、人员调整
教研室人员以当前为主,逐渐引进补充;结合各自学科专业背景,保持人员基本均衡。
教研室主任负责,教研室成员全力配合各项工作。
上级教学科研管理部门有新政策、新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文件制度规定,及时予以调整。
二、基本职责
1.规范教学过程。按照教务处的制度安排,组织教学安排,编写教案、教学计划等,保障基本教学规范有序。组织命题、阅卷、规范等工作。
2.加强教研活动。组织教研室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覆盖马克思主义学院及更广范围的学术沙龙活动。组织教学比赛、教学竞赛的培育、选拔、竞赛等工作。
3.实践教学升级。协助系(部)组织实施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学科竞赛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工作。教研室轮流组织“乡间思政课”,主动总结既往经验,逐渐迭代升级“乡间思政课”的组织形式、展示形式、成果总结,推动“乡间思政课”从3.0版本逐渐升级迭代到更高版本,更好地适应思政教育教学实践效果。
4.组织项目申报。组织收集整理各级各类相关课题申报信息,归纳总结相关课题申报经验,提高课题申报能力和水平,督促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教学项目和科研项目。组织力量冲击国家级课题项目。保持省部级课题、市厅级课题的申报数量,提高立项数量。积极探索申报横向课题。
5.做好工作计划和总结。根据学校工作要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要点,有侧重地组织常规工作计划、重点工作规划;及时做好特色工作宣传报道、经验总结。
三、重点工作与创新
聚焦国家、教育部、浙江省等关于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举措,有侧重地谋划项目、培育亮点,推动工作创新与教育教学效果双提升。
教学改革与以下方面结合,各教研室可以错位对标以下项目并纳入学生平时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1.对标教育部、学习强国等组织开展的短视频、微视频、随手拍等征集标准,组织开展“思政短视频”“思政微电影”等课堂作业。
2.对标教育部等“大学生讲思政课”征集标准,组织开展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与地方文化相结合、与时事热点相结合等形式多样的“大学生讲思政课”短视频比赛。
3.对标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联合开展的“大思政课”征集标准,组织开展现场教学类、教学设计类、校园文化类、数字传播类等各种类型的作品征集活动。
4.对标学习强国等组织的摄影作品大赛,聚焦人物和家庭故事、城乡社会面貌改变、国家建设成就展示、民族历史文化发展、讲好中国故事等一组或多组摄影作品,组织征集评比活动。
5.对标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建设标准,结合教学任务计划组织专题征文汇编。
6.浙江省“真理的味道”大中小思政一体化作品征集,包括“寻迹溯源学思想”“之江故事”“浙派大先生”等主题栏目。
7.其他部门组织的各类种类思想政治教育评奖评选项目。
上述项目的作品、经验总结材料,应及时组织报送指定部门,申报评奖评选。
教研科研改革争取国家级教研科研项目,重点关注省部级项目,围绕或聚焦一两个专题或者方向,组建研究团队:
1.国家社科基金;
2.全国教课规划课题;
3.国家各个部委的课题;
4.各个学科的国家级学会课题。
根据各门课程的省市级学会、备课会等机构和机制,积极申报承办或联合举办相关年会、专题会议等,进一步扩大学术交流的平台和渠道。
教学比赛从基础做起,以精品课程建设、教学设计制作等为基础突破口,逐渐过渡到全课程竞赛素材共享共用。
1.聚焦一个主题(专题)的授课视频集;
2.聚焦一条线索的多个讲课视频组;
3.围绕一门课的教学比赛素材库。
上述项目经费列支按照财务处相关规定提前申请,在每年度预算申报时一并报送,经费使用按照学院制度执行。
通过教研室改革,进一步推进党建和教学科研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建设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绩效分配改革制度中,将进一步加大各教研室的统筹力度,赋予教研室更多改革自主权、分配决策权。各教研室应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计划,稳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扎实改进思政教育教学实际效果,争取获得更多更高层级的支持、奖励和荣誉。
本规定自2025年1月1日开始执行。
附件1:各教研室名单
附件2:各门课程学生平时课程考核方式分工表
中共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支部委员会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