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上午,学院“匡时讲堂”第10讲在行政楼28幢120报告厅开讲。公共基础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邀请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硕士生导师刘晓音博士作为本次讲堂的主讲人。刘晓音博士以《“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为主题,为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思想的盛宴。
刘晓音博士毕业于乌克兰基辅国立经济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是人民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研究员,乌克兰基辅国立经济大学城市经济与规划研究院研究员,上海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秘书长、理事,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一带一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俄罗斯东欧经济等。曾多次参加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国科研项目的研究。
讲座前,刘晓音博士与学院党委副书记孔德民、公共基础部思政教师就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开展、思政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提升等问题做了交流和讨论。
讲座正式开始后,刘晓音博士从“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和内涵、建设和发展、取得的成果、“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这四个方面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并结合实际案例和自身学习、工作经历,通过对大量数据、图表的分析,让大家更加深入、全面的学习了“一带一路”倡议。刘晓音博士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但成效惠及世界,是沿线国家之间交流合作的平台,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最后,刘晓音博士以“‘一带一路’让世界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作为本次讲座的总结语,并赢得了师生们阵阵掌声。
学生们听完讲座后,积极思考并踊跃提问,从大学生如何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到国外投资环境对中国投资收益的影响,再到“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如何处理中国与别国的关系,刘晓音博士一一回答,会场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下午两点,在行政楼29幢226,刘晓音博士不辞辛劳,又与公共基础部全体思政教师开展了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座谈会。会上,各思政教师首先介绍了自己的教学、科研情况,并指出了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对此,刘晓音博士给出了宝贵的建议,指出思政教师要多学习、多积累,通过集体备课、与学生座谈等方式提升教学能力,找准科研方向并潜心研究,用科研反哺教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座谈,思政教师们均表示收获满满,非常感谢刘晓音博士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