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8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浙中调查”项目正式启动,本次调研以“共同富裕”为主题,聚焦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使命任务,对浙中乡村发展进行深入的考察。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全程参与此次活动,除了指导学生顺利完成调研外,借助浙中调查,连续五年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搬到田间地头,围绕“共同富裕”开展了生动的、接地气的“乡间思政课”,不断完善省一流实践示范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课程建设。
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关春华指出,在当代大学生的群体中,有“两个圈层”:一是校园内部构筑的“生活圈”,学生在此可以习得学科分类体系下的各种专门专业的知识。相比与此,第二个圈子即“社会圈”,学生群体中则普遍有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焦虑。而如何有效地使学生跳出“象牙塔”的舒适圈,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将悬隔的学问落实于日用常行之中,打通相对绝缘的“生活圈”与“社会圈”为一体融贯的状态,这是当代大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乡间思政课的开展,有效地打通了“两个圈层”,参与调研的学生们纷纷表示对“共同富裕”有了更真切的认同。思政教师代表王科认为,乡间思政课对思政教师而言是一项新挑战,对学生而言也是一场新体验,将学校与社会“打成一片”,在具体场景下感悟时代变迁,在情感互动中提升家国情怀,思政课教学将永葆青春与活力。
“乡间思政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过程中,扎根浙中大地,发扬“双星争华”精神,激活思政课堂所做的积极探索。2018年我院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探索了“扎根浙中大地 激活思政课堂”的“乡间思政课”模式。该模式首秀以来,完成了从初到田间地头的“乡间思政课”1.0模式、到融入大中小同上一堂思政课的“乡间思政课”2.0模式,再到双向互动的“乡间思政课”3.0模式的飞跃。历经五年,三次飞跃,“乡间思政课”已经发展成为集“浙中调查”、“联合微党课”、“田间地头思政课”、“大中小同上一堂思政课”为一体的多场景实践教学模式;经过五年不间断的实践探索,共有8135名学生走访了浙中9个县区市19个乡镇街道286个村庄(社区),累计开展“乡间思政课”100余讲,由最初的临时起意,偶然为之,发展成为与校内课堂相互补充的常设教学场景,有力推动了思政课走深做实。
文章来源:金华广电融媒体中心